□林祖泉
有“湄洲别境”之称的赤水天后宫,位于龙岩市龙门镇的赤水村,坐在龙岩——永定公路西侧的田野之中。
龙岩地区远离海滨,由于古代水利设施差,人们就以善男信女心中的“海上保护神”妈祖,延伸作为他们心中的“水神”来崇拜和奉祀。
据《重修赤水天宫记》碑文载,清初,当地群众因“崇祀天后,为一乡保障”,于乾隆三十五年(1770)集资鼎建天后宫,“规模阔大,美哉始基之矣。”又于清乾隆五十一年(1786)进行重修、扩建。其楼阁主体,基本上保持乾隆时代的建筑风格。它的建筑群别具一格,据说日本专家也来考察过。
这座赤水天后宫,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。四周青山如屏,绿水环流,田野风光如画。主体建筑为重屋式楼阁,通高约22米,底层面阔7间,进深5间,其明间、次间四层,稍间三层,补间二层,而底层与二层之间增筑夹层,所以中部一两翼都为四檐歌山顶,且左右屋面略低,形成多层重叠,显得格外巍峨壮观。楼阁为土木结构,底层夯土墙,厚约80厘米,颇牢固;梁柱构架铺作简朴,各层木柱以榫卯相衔接,以杉木为地极,并以木梯上下楼。底层明间(正殿)供奉天后,殿前建有月台(即拜月亭),木构,斗拱梁枋有雕饰彩画,巧夺天工。楼阁两边以走廊连接前堂,浑成一体。前堂面阔7间,间层歇山顶,辟有三门,都不大。走廊外侧砌墙,与楼阁副阶连接处各辟边门,左边门额题有“湄洲别境”(白粉地蓝字)四字。楼阁与前堂之间为天井,种有大苏铁。
龙岩地区的群众称妈祖为“姑婆”,称天后宫为“姑婆庙”,这与外地的莆田林氏后裔对妈祖的尊称相同;赤水天后宫门额上有“湄洲别境”四字,显然是以莆田湄洲妈祖祖庙为它的祖庙的。该宫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经过维修,焕然一新,香火更盛于前。